您现在的位置是:财经报道 >>正文
为保障消费者的物更合法权益
财经报道89人已围观
简介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郭巍记者朱海)2023年“双11”购物节已拉开序幕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促销“花活”,消费者在面对各种促销手段和低价的同时,也可能遭遇商家的各种“套路”。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 ...
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(郭巍 记者朱海)2023年“双11”购物节已拉开序幕,聚焦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促销“花活”,物更消费者在面对各种促销手段和低价的有谱同时,也可能遭遇商家的聚焦各种“套路”。为保障消费者的物更合法权益,10月31日,有谱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专门就此发布消费提示。聚焦
谨慎选择平台,物更放心舒心网购。有谱消费者在网购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聚焦时候,应优先选择大型网络交易平台及信誉度较高的物更卖家。认真查看平台内店铺首页醒目位置是有谱否公开营业执照信息、电子链接标识、聚焦经营业务相关的物更行政许可等信息。在购物之前,有谱应了解促销活动的规则,仔细阅读商品详情、无理由退货范围、红包、消费积分的使用规则、退货退款方式及运费政策等。选择信誉度及评价较高的平台或网站进行购物,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物风险,切勿在非正规电商平台购物消费,以免商品质量或售后服务没有良好保障。
科学理性消费,避免打折陷阱。“双11”集中促销期间,电商平台会采取购物津贴、优惠券、打折、店铺红包、满减红包、奖励红包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,让潜在消费被极大释放。但是,先涨价后打折,换下新款倾销旧款、以次充好等有违诚信的促销手段依然存在,贴出的优惠券在实际使用中限制多多。建议消费者在网购时,注意认真阅读电商网购促销规则,切实了解各类商品优惠券、红包、预付定金等的使用条件、方法,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;避免“口红效应”的影响,理性消费,强化“节约资源反对浪费”意识,不要过量囤积食品等有保质期限的商品,不要过度沉迷“购物直播间”,认清价格和质量才是买到好货的关键要素,避免落入打折的陷阱之中。
警惕直播套路,算好家中囤货。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,“直播购物”“网红带货”“明星带货”已成为时下新型商业模式,不少流量网红的带货能力极强。但很多时候,直播带货都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趋同与从众心理,在直播间里主播不断制造爆卖氛围,刺激跟风消费。消费者应保持购物理智,不盲目跟风购买,在“剁手”前最好清理一下自己的小仓库,查看下家中存货数量和保质期限,尤其是食品、化妆品等,从自身需求、产品质量等方面,多角度考量是否需要购买产品。
当面查验商品,注意收货细节。“双11”促销活动物流高峰期,要做好快递派送时间延迟的心理准备,慎买急于使用或者保质期较短的商品。在购物前,消费者应与卖家确定送达时间、退换货方式、是否包含运费险等信息。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时应注意验货,如购买的是贵重物品、易碎物品等时,应当场查验货物,查看商品是否有破损,商品型号、细节是否与网站图片及宣传信息一致,确认商品无问题后再签收快递。如果商品损坏或与约定产品不一致请拒绝签收,及时联系商家退换货。如没有及时收到货物,消费者要留意交易系统自动打款时间,在自动确认收货前,及时联系卖家延长收货时间。
增强安全意识,谨防交易诈骗。消费者应增强安全消费意识,提升安全防范能力。使用安全网络,选择官方网站、APP或小程序等进行消费,牢记账户信息安全,妥善设置各类账户密码。高度警惕非自营平台的高额返利、红包、中奖付费等链接、二维码,谨防因信息泄露导致资金安全风险。所谓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帮忙点赞、领取免费礼品、贷款申请等信息,大多内嵌木马链接,骗取消费者点击。这些陌生短信大多以“00或+”开头,消费者应慎点此类不明信息,不要轻信所谓客服、公安、海关等退费退款、账户转移、补交税费等涉嫌诈骗的电话或信息,保障自己的资金和账户安全。
留好购物凭证,依法主动维权。消费者购物时应索要发票等票据,注意保存购物凭证及相关信息,一旦发生消费争议时可作为重要维权证据。同时,也应注意留存聊天记录、商品页面截图、电子订单、付款记录等电子数据,方便日后维权。同时,消费者可多了解《电子商务法》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在参与网络消费过程中,主动履行相应的消费责任,及时反映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,坚持消费体验评价的客观公正立场,一旦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,要依法主动维权。发生消费纠纷时,第一时间与卖家或购物平台联系协商解决;无法协商解决的,可拨打经营者所在地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。
责任编辑:游婕
Tags:
转载: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网络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外汇研究债券站”。http://vaultpath.chieffocus.com/html/198c05699745.html
相关文章
京东物流智能仓储办理体系获北京新足艺新产品(办事)认定
财经报道http://www.cnecn.com.cn/d/file/p/2024/03-29/05f4220206b6dbaceea27fe07d900696.jpg|http://www.cnecn.co...
【财经报道】
阅读更多感情类文章颁收仄台感情谈天对话感情电台分足文本
财经报道http://www.hwenz.com/pic/感情类文章颁收仄台感情谈天对话感情电台分足文本.jpg...
【财经报道】
阅读更多iOS14正式公布要没有要进级 ios14更新甚么内容新服从
财经报道http://upload.mnw.cn/2020/0624/1592962677788.jpg...
【财经报道】
阅读更多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
友情链接
- 瑞达货物:玻璃减仓缩量,期价收涨,期货知识
- 吉尔吉斯斯坦发布拟制订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标准的咨询文件
- 山东全面禁食野生动物 金蝉、蚂蚱不在禁食名单内
- 电风扇暗藏伤人风险 部分产品未考虑保护儿童
- 多地发倡议: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。
- 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分离及产酶优化条件(一)
- 瑞达货物:玻璃减仓缩量,期价收涨,期货知识
- 福莱特股市情况3月9日跳水5.04% 股市情况创1月新低,企业经营
- 2020年3月18中国玻璃综合指数,产业数据
- 湖北:“双线发力”推进年报公示
-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12315消费维权先锋队抢修网络 保障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畅通
- 胎儿打嗝判断宫内缺氧(胎儿健康状态的指标)
- 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情况分析,企业新闻
- 甘肃:推广兰州新区消费纠纷诉前调解工作机制
- 施华洛世奇与华星行珠宝再度签约,企业新闻
- 佳隆纳米在东营正式建立经销渠道,企业新闻
- 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|江苏南京:严厉打击假冒侵权白酒违法行为
- 圣莉亚打破淋浴房核心技术,企业新闻
- 水中二乙醇胺溶液标准物质:满足化学分析需求
- 孕妇鼻子出血怎么回事
- 网红奶茶频遭侵权困扰 湖北武汉市场监管部门将推进“订单式”打假
- 台玻漳州建新厂逐渐走出传统平板玻璃行业,企业新闻
- 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|福建厦门:销毁3.44万件农村假冒伪劣食品
- 烯草酮锂盐标准品:高效农业检测试剂
- 广州出台“助企七条”措施 为企业纾困减负
- 汽车玻璃业发展迅猛 未来竞争或将加剧,市场研究
- 玻璃行业“潜规则” 边走边瞧,行业资讯
- “烟花”来袭 杭州市场监管部门严守特种设备使用安全
- 中力PPG双银可钢Low
- 汽车前挡风玻璃 适合贴防爆膜?,玻璃技术
- 极氪009光辉典藏版正式上市,售价89.9万元起
- 纽约玻璃公司打破太阳能电池效率记录,企业新闻
- PPG天津航空材料应用支持中心投入运营 加强服务中国航空业,图片新闻
- 纯碱业共同应对印度反倾销调查,行业资讯
- 光伏发电获政策推进 玻璃高价出现松动,行业资讯
- LED玻璃成为展柜行业新宠,企业新闻
- 中国玻璃涨7.37% 收购Investments余下股权,行业资讯
- 北京石景山:开展酒店餐饮专项检查
- 伊朗初次进口安全玻璃,企业新闻
- 洛阳玻璃变更借款5千万金额条款,企业新闻